老人失智症
講師 林幸魄女士 11-12-2014
林幸魄女士匯集她這一生的臨床、醫院醫療、服務精神患者、社工服務等經驗來到長青與我們分享她對老人失智照顧的經驗與心得, 很快我們將會遇到, 被人照顧或照顧別人, 先具備這方面的知識以備不時之需 。 提醒: 事先辦好 "法定監護人" 是明智之舉。
老人失智症:
- 失智症是一種腦的疾病,逐漸喪失記憶力和思考能力,連簡單的事務都無法完成
 - 1906年時以一位德國醫師 Dr. Alois Alzheimer 的名字命名
 - 到目前為止無法治癒
 - 是癡呆 (dementia) 的主要原因
 - 在美國約有超過五百萬人 (5.1 million)可能被診斷為失智症.症狀大約在60歲以後才開始,可活3.4年到10年
 - 原因不明,遺傳,環境,生活型態都有影響
 
失智症的症狀:
老人失智症是一種大腦漸進式退化的疾病, 而非正常之老化!
十大症狀
- 記憶衰退 (以前的事記得很清楚, 但最近的事時常忘記)
 - 說話表達困難 (說話前後不太連貫, 重複某些字眼)
 - 無法操作熟悉的工作
 - 喪失時間空間的概念
 - 判斷力警覺性變差
 - 無法思考複雜的事務
 - 東西擺放錯亂
 - 情緒及行為的改變
 - 個性改變 (如活潑外向的人變得畏縮退卻, 溫和的人變得暴躁)
 - 對生活事物失去興趣
 
其他常見的症狀: 意識混亂, 失去完成每日生活任務的能力, 影響社交生活或工作能力, 猜忌, 幻覺, 妄想 (如覺得家人要偷他的錢, 多數人都先拿親近的照顧者做箭靶, 要害他, 配偶外遇…)
早期診斷, 找出是何種疾病所造成的失智症, 才能對症治療!
老人失智症自我檢查表
- 他/她時常重複已說過的話或一再地問相同的問題?
 - 他/她比以前更容易忘東忘西, 連最近發生的事也不記得?
 - 他/她在處理日常事務, 購物或服用藥物時需旁人提醒?
 - 他/她經常忘記和別人的約會或家人的聚會?
 - 他/她的心情變得沮喪, 低落?
 - 他/她的計算, 個人財務管理的能力下降?
 - 他/她對以前熱衷的活動, 喜好, 失去興趣?
 - 他/她開始需要別人幫忙進食, 穿衣, 洗澡, 如廁?
 - 他/她變得急躁, 焦慮, 多疑或有幻聽, 幻覺的狀況產生?
 - 他/她是否曾迷路, 找不到回家的路?
 - 他/她言語表達方面開始變得困難, 找不到適當的詞彙或叫不出東西的名字?
 
治療:
藥物治療, 延緩認知退化
- Exelon, Aricept, Vitamin E
 - 改善症狀
 - 抗憂鬱
 - 抗精神症狀
 
失智症病人照顧
- 確定他聽力及視力沒問題
 - 用簡短, 熟悉的句子溝通, 避免不必要的爭執
 - 盡量讓他做他會的工作或活動, 參與家務及家庭聚會, 不要什麼事都不給他做, 安排規律作息, 避免經常改變, 可以讓病人練習保有的功能, 有機會動腦筋及筋骨, 以免整天坐著打瞌睡, 感到自己沒有用.
 - 每天安排固定的身體活動時間, 保持簡單化, 把吃飯, 解便, 洗澡, 刷牙等都當做一個重要活動來安排.
 - 多以身體接觸方式 (非語言的溝通) 表示關懷. 支持的聲調, 關注的眼神, 誠懇尊敬的態度.
 - 安排安全與熟悉的環境, 如老歌, 熟悉的放大照片, 可看見戶外之窗戶, 小夜燈, 有顏色或標誌的房門, 可增加病人安全及記憶力.
 - 不指正他的否認
 - 分散注意力
 - 利用 medical alarm, GPS手錶等輔助
 - 收集保險, 帳戶, 遺囑, 加州緊急醫療告知等資料, 替他管理
 
照顧人的人要先照顧好自己, 參與支持團體 利用社會資源:
- 申請 IHSS (in home supportive services)
 - 日間保健中心
 - Alzheimer’s Association 1-800-272-3900
 
預防(非常重要)
- a. 心智活動: 保護腦細胞的健康, 幫助腦細胞成長, 如拼布, 數獨, 填字遊戲, 木工, 編織, 打麻將, 打牌等
 - b. 體能活動: 健走, 慢跑, 游泳, 舞蹈等有氧運動
 - c. 紓解壓力: 睡好, 瑜珈, 冥想, 太極拳, 按摩等
 - d. 健康飲食: 多吃抗氧化物高的蔬果, 每周兩次高脂魚, 不要肥胖, 減少高脂肪, 高膽固醇的攝取
 - e. 避免腦部受傷, 不抽菸, 喝酒, 吸毒等
 - f. 與外界接觸, 參與社交活動, 保持活躍
 
 
                
                    
                    
                    
                    
                    
  
                    
                